1. 急性期处理
- 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头部晃动,降低颅内压,减少内耳压力波动。
- 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异丙嗪等,可缓解眩晕和焦虑。
2. 药物治疗
- 抗眩晕药: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改善前庭功能,减轻眩晕感。
- 营养神经药物:甲钴胺、维生素B族促进神经修复。
- 改善微循环:银杏叶提取物、川芎嗪等辅助恢复内耳供血。
3. 物理与康复治疗
- 冷/热敷:急性期冷敷消肿,慢性期热敷促进循环。
- 平衡训练:如闭目难立征训练,逐步恢复前庭代偿能力。
- 高压氧治疗:改善内耳缺氧,促进组织修复。
4. 手术治疗
若合并迷路窗破裂,需手术修补以恢复听力及平衡功能。
5. 日常注意事项
- 避免头部外伤、用力擤鼻或咳嗽,减少复发风险。
- 逐步恢复活动,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加重内耳压力的运动。
恢复时间:轻症数天至数周好转,重症可能需数月,部分遗留长期眩晕或听力下降。若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