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大坝的建造始于 1957年4月13日 ,并于 1961年10月正式蓄水 ,工程于1961年全面竣工。以下是相关补充信息:
-
工程背景
三门峡大坝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承担防洪、发电、灌溉、航运等多重功能,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
-
建设意义
工程有效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历史,控制了黄河流域91.5%的面积,显著改善了下游防洪能力,并为河南、河北、山西三省提供了电力和灌溉水源。
-
争议与影响
尽管工程在防洪、发电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后期运行中因泥沙淤积等问题引发争议。2018年,三门峡大坝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成为黄河治理史上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