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名窑和景德镇的关系是:五大名窑是宋代的官窑,而景德镇在宋代时开始发展,并在元明清时期成为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为什么没有景德镇?在宋朝的工商业中,瓷器是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对外贸易中最大宗的商品,其中的官窑,钧窑,汝窑,定窑和哥窑,被称为宋代的五大名窑,也是我国古代瓷器中的极品。那么,始于隋、唐,在宋代时成为官窑,并在其后蜚声世界,传承至今的景德镇瓷器,为什么不属于宋代的五大名窑之列?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江西新平地区产青白瓷质地优良,于是设置官窑烧造进贡瓷器,底部有景德年制四个字样,这是景德镇瓷器名称的由来。在当时,景德窑只是宋代众多的官窑之一,比如北宋京城汴京官窑,南宋京城临安凤凰山下的修内司官窑和乌龟山的郊坛下官窑,以及众多的官督民烧的瓷窑。宋代以后,五大名窑逐渐衰落直至失传,而景德镇则在元、明、清三代均为皇家瓷厂所在地,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巧的官办瓷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号称瓷都,名扬天下,享誉世界。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和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应该说,景德镇既是宋代五大名窑中的官窑之一,又是宋后五大名窑的继承者和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