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时期常见的呕吐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典型症状:患儿食管和胃的内容物通过食管从口和鼻涌出。呕吐过程可分为恶心、干呕、呕吐三个阶段,患儿在呕吐前常有面色苍白、上腹部不适、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喂奶后改变体位还可出现少量吐奶情况。
-
伴随症状
- 腹痛:常见于腹腔内炎症、梗阻、缺血、内脏充血、器官破裂等病变;有时腹痛可在呕吐之后获得暂时缓解,提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或高位肠梗阻;但在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等,呕吐并不能使腹痛得到缓解。
- 头痛:除应考虑到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外,也应想到偏头痛、鼻窦炎、青光眼、屈光不正等。
- 眩晕:常见于第Ⅶ对脑神经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不足;还要考虑迷路病变,包括Meniere病、迷路炎等;还需了解是否由硫酸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或偶由庆大霉素等药物引起。
- 其他伴随症状:伴胸痛,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肺梗死;伴黄疸,常见于肝炎、胆囊炎、胰腺炎;伴发热,考虑感染性疾病;伴腹胀,常⻅于幽门梗阻、肠梗阻。
-
呕吐类型
- 溢乳:婴儿喂奶后奶汁从口角少量流出或吐出,也有少数宝宝有时从口和鼻喷出。吐出来的是原奶汁,不伴有其它任何不适。
- 普通呕吐:吐前常有恶心,以后吐一口或连吐几口,连吐或反复呕吐都是病态。
- 喷射性呕吐:吐前多不恶心,大量胃内容物突然经口腔或同时自鼻孔喷出,可见于小婴儿吞咽大量空气,胃扭转,幽门梗阻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
总的来说,小儿时期呕吐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