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乳糜泻是一种因遗传易感个体摄入含麸质食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等)而引发的慢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如果未能及时诊治,病情可能进展至晚期,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症状和并发症。以下是小儿乳糜泻晚期可能出现的主要症状及其可能的影响:
1. 消化系统症状
- 腹泻:长期慢性腹泻,粪便稀糊状,颜色偏灰或黄色,可能含有未消化的脂肪和食物残渣。
- 腹痛:进食后可能出现腹部痉挛性疼痛。
- 腹胀: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肠道内积气或积液,导致腹部膨隆和不适。
2. 营养不良与生长发育迟缓
- 体重减轻:长期营养吸收障碍,导致患儿消瘦、乏力,严重时可能出现恶病质。
- 生长迟缓:因缺乏必要的营养,患儿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 贫血:由于铁、叶酸等营养素的吸收不良,可能发展为缺铁性贫血。
3. 全身性症状
- 疲劳:因长期营养不良和慢性消耗,患儿可能出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 注意力不集中:营养缺乏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认知功能障碍。
- 骨质疏松:维生素D和钙的吸收障碍,可导致骨骼发育不良或骨质疏松。
4. 其他可能表现
- 疱疹样皮炎:乳糜泻患儿可能出现皮肤病变,如水疱、瘙痒等。
- 口腔问题:如口腔黏膜炎症或恒牙釉质发育不全。
- 神经系统并发症:严重病例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神经病变等。
5. 长期未治疗的危害
- 免疫系统受损: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削弱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 发育落后:因长期缺乏营养,可能导致智力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下降。
- 致命并发症:少数严重病例可能因肠道功能严重受损而危及生命。
6. 治疗与预后
- 无麸质饮食:乳糜泻的主要治疗方法是终生避免摄入含麸质的食物,如小麦、大麦、黑麦等。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多数患儿症状可明显改善,生长发育恢复正常。
- 营养支持:补充缺乏的营养素(如铁、钙、维生素D等)有助于改善贫血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 定期监测: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血清抗体检测、小肠活检等)评估治疗效果,并监测营养状况。
7. 重要提醒
小儿乳糜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需密切关注婴幼儿在添加辅食后是否出现腹泻、腹胀等症状,并及时就医。一旦确诊,严格遵循无麸质饮食,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如果您对乳糜泻的症状或治疗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以获得针对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