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途径
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因误食被毛滴虫滋养体污染的食物或水源而感染。接触感染者或苍蝇等媒介也可能导致传播。 -
病原体特性
人毛滴虫寄生于肠道(尤其是盲肠和结肠),通过释放溶酶体酶破坏肠黏膜上皮细胞,引发炎症、水肿和坏死,导致腹泻等症状。 -
易感人群与危险因素
- 儿童、卫生条件差地区居民、热带/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 免疫力低下、肠道菌群失调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更易感染。
-
生活习惯影响
不洁饮食(如食用未洗净蔬果)、饮用污染水源、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卫生习惯是重要诱因。
肠毛滴虫病的形成是病原体感染、个体易感性及卫生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预防需注重饮食卫生、改善环境和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