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铅中毒的形成主要与铅的摄入和暴露有关,具体原因和机制如下:
1. 铅的摄入途径
小儿铅中毒大多是由于铅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接触进入体内引起的
- 1.消化道摄入:舔食含铅物质:婴儿可能因舔食母亲面部含有铅质的粉类、吮吸涂有含铅软膏的乳头或饮用含铅母亲的乳汁而中毒啃食含铅物品:当小儿乳牙萌出时,可能会啃食床架、玩具等含铅的漆层,导致铅中毒吞食含铅脱落物:有异食癖的儿童可能会吞食大量油漆地板或墙壁的脱落物,引起铅中毒食用含铅食物或饮料:食用含铅器皿内煮的食物或饮用被铅污染的水和食物,误服含铅药物等
- 2.呼吸道吸入:吸入含铅气体:长期在含铅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吸入含铅的气体或粉尘
- 3.皮肤接触:接触含铅物质:通过皮肤接触含铅的化妆品、涂料等
2. 铅在体内的分布和作用机制
铅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影响健康:
- 铅被吸收到血液循环中,最初分布在全身,随后大部分以三盐基磷酸铅的形式贮积在骨组织中,少量存留于肝、肾、脾、肺、心、脑、肌肉、骨髓及血液中
- 血液中的铅约95%分布在红细胞内
- 影响血红蛋白合成:铅抑制血红素合成中的一些酶,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增加,尿中δ氨基γ-酮戊酸(ALA)和粪卟啉增多
- 破坏红细胞:铅抑制红细胞内三磷酸腺苷酶的活力,导致红细胞内外钾-钠离子比例异常,引起溶血
- 血管痉挛:铅影响卟啉代谢,干扰自主神经,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导致血管痉挛,内脏缺血以致腹绞痛、中毒性脑病
- 干扰脑代谢:铅干扰脑代谢,导致脑功能障碍,神经细胞出现退行性变
1.
2.
3. 铅中毒的症状
铅中毒的症状因接触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异,可能包括:
- 神经系统:发育滞后、学习困难、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头痛、昏迷等
- 消化系统:食欲不振、腹泻、便秘、腹痛、呕吐等
- 其他症状:头晕、头疼、贫血、发育迟缓、烦躁冲动等
4. 预防措施
预防小儿铅中毒的措施包括:
- 减少环境中的铅污染:如使用无铅汽油、控制工业污染等
- 避免儿童接触含铅物质:如选择无铅涂料、避免儿童接触含铅玩具等
- 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对铅中毒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定期筛查:对高风险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及时发现和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小儿铅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