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脱离铅污染源
排查并远离铅污染源是根本措施。若儿童血铅水平≥200μg/L,需积极寻找并切断污染源(如油漆、电池、含铅食品等)。居住在工业区或家庭成员从事铅作业的儿童,应定期监测血铅。
二、卫生指导与生活习惯调整
- 个人卫生:饭前洗手、勤剪指甲,减少铅尘通过手-口途径摄入。
- 环境清洁:定期清洗玩具、用湿布擦拭家具,避免儿童接触含铅油漆或灰尘。
- 饮食调整:
- 避免食用松花蛋、爆米花等高铅食物。
- 增加富含钙(牛奶、豆制品)、铁(瘦肉、动物肝脏)、锌(海产品)及维生素C(柑橘类)的食物,促进铅排出。
三、营养干预
铅中毒可能影响铁、钙、锌吸收,需及时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纠正营养不良。
四、驱铅治疗
- 适用情况:仅用于血铅≥250μg/L的中重度中毒。
- 药物选择:
- 依地酸钙钠:静脉或肌内注射,需住院治疗。
- 二巯丁二酸:口服,适用于轻中度中毒。
- 注意事项:
- 治疗前需确保脱离污染源,缺铁患儿应先补铁。
- 严重中毒(血铅≥700μg/L)需联合用药,并监测肝肾功能。
五、紧急处理
血铅≥700μg/L或出现昏迷、惊厥等中毒性脑病症状时,需立即住院,进行洗胃、灌肠等急救,并联合驱铅治疗。
六、预防措施
- 避免儿童接触含铅物品(如旧油漆、电池)。
- 家庭使用清洁能源,减少被动吸烟。
- 定期筛查高危儿童(如工业区居民、铅作业家庭儿童)。
提示:铅中毒对儿童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危害深远,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