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局部症状
若伤口出现剧烈疼痛、红肿、瘙痒、水疱或瘀斑,可能是中毒迹象。部分毒虫(如隐翅虫、蜈蚣)咬伤后,皮肤可能出现糜烂、脓液分泌或持续发热。 -
警惕全身性反应
若伴随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这可能是毒液引发的全身中毒反应。 -
辨别虫类特征
- 蜜蜂蜇伤:伤口红肿、疼痛,可能残留蜇刺。
- 蜈蚣/蝎子咬伤:局部肿胀明显,疼痛剧烈。
- 隐翅虫咬伤:皮肤灼烧感、水疱密集。
- 蜱虫咬伤:伤口红肿、发热,可能伴随腹泻。
-
处理建议
-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避免抓挠。
- 冰敷缓解肿胀,切勿挤压伤口排毒。
-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如呼吸困难、高热),需尽快就医。
提示:清明时节毒虫活跃,建议穿长袖长裤、携带驱虫剂,避免在草丛长时间停留。若被咬后无法判断虫类,建议按“逃、冲、抹”原则处理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