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道出血用药指南
一、抑酸类药物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少胃黏膜损伤,促进溃疡愈合。
-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需医生评估适用性)
二、黏膜保护剂
覆盖受损黏膜,减少胃酸和消化酶侵蚀,促进修复。
- 胶体制剂: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
- 硫糖铝:硫糖铝混悬凝胶(可形成保护膜)
三、止血药物
用于控制活动性出血,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 凝血酶:局部止血作用强,需内镜下使用
- 氨甲环酸:全身性止血药物(需注意剂量)
四、抗生素
仅用于明确合并感染(如幽门螺杆菌)的情况:
- 阿莫西林(需联合用药)
- 克拉霉素(需医生评估耐药性)
五、辅助治疗药物
- 维生素类: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
- 中成药:云南白药(需中医师指导)
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用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能加重出血,需禁用;
- 饮食调整:暂停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
- 多学科评估:若出血量大或反复发作,需结合内镜或手术治疗;
- 监测副作用:长期抑酸治疗可能影响钙吸收或肠道菌群,需定期随访。
提示:儿童用药需根据体重、年龄调整剂量,所有治疗方案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