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例如使用抗心肌缺血药物(如硝酸酯类、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改善心肌供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预防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但药物治疗一般只是辅助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手术治疗
- 手术适应证:①患者运动时或以后有胸痛和心悸,经检查证明此畸形产生心肌缺血;②有晕厥和昏迷病史者,曾出现过暂时性室性心动过速。
- 术前准备:观察冠状动脉造影,确定手术方法。有心力衰竭者,应用洋地黄和利尿药。
- 手术方式:
- 冠状动脉开口重塑术:在窦 - 管连接处做主动脉横切口,充分显露异常冠状动脉开口。切开裂缝样切口,并沿异常冠状动脉纵轴延长和扩大。切除部分在冠状动脉与主动脉间的共同血管壁,将血管内膜对拢和间断缝合,最后缝合主动脉切口。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选用内乳动脉或大隐静脉,将其一端与升主动脉作端侧吻合术,另一端与异常起源的冠状动脉作端侧或对端吻合术,从而在主动脉与异位起源的冠状动脉之间建立旁路通道,改善心肌供血。
- 冠状动脉重新移植术:将异位起源的冠状动脉重新移植到正常的主动脉位置,适用于一些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位置相对容易游离和移植的病例。
- 肺动脉内通道术:在升主动脉左壁与肺动脉紧邻部位各切除径约 5-6mm 的环状主动脉和肺动脉壁,直接缝合主动脉壁与肺动脉壁的小窗形成人造的主 - 肺动脉瘘。在肺动脉前壁形成平行的长方形血管壁瓣片,将此瓣片缝合于肺动脉后壁,使血液从升主动脉通过主 - 肺动脉瘘再经肺动脉腔内通道进入左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的介入治疗存在局限性,当冠状动脉开口位置异常或形成扭曲拐角时,选择合适的导管、球囊或支架等介入器械存在困难。支架植入适用于轻度受压病例,但儿童血管再狭窄风险较高。
对于冠状动脉异位起源的患者,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心功能状态、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等多方面因素,在心血管专科医生的评估和指导下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