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又称艾滋病,其心血管损害的表现多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症状:
- 心包病变
- 心包积液:这是 AIDS 患者最常见的心血管异常之一。积液量通常较少,但也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大量积液,进而压迫心脏,导致心脏压塞,出现呼吸困难、胸痛、乏力等症状。
- 心包炎:可由感染(如病毒、细菌、真菌等)、肿瘤或自身免疫反应引起。患者可能出现胸痛,疼痛性质多样,如刺痛、隐痛或压迫感,可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
- 心肌病变
- 心肌病:AIDS 患者可发生扩张型心肌病,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脏扩大,可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 心肌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心电图可显示 ST - T 改变、心律失常等。
- 血管病变
- 动脉粥样硬化:AIDS 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加上一些抗病毒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 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各部位血管,如皮肤血管炎表现为皮肤紫癜、红斑、结节等;神经系统血管炎可引起头痛、头晕、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肾脏血管炎可导致蛋白尿、血尿等。
- 心脏瓣膜病变
- 非感染性心内膜炎较为常见,瓣膜上可形成无菌性赘生物,影响瓣膜功能,导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可出现心脏杂音、心力衰竭等表现。
- 感染性心内膜炎也有发生,通常由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引起,病情较为严重,可伴有发热、寒战、贫血、栓塞等症状。
AIDS 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活动后气促、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以及因长期患病导致的恶病质引起的循环衰竭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