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兴奋药中毒的处理方法如下:
- 立即停药:一旦发现中毒,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避免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加重中毒症状。
- 清除毒物
- 催吐:在中毒后不久,意识清醒且无呕吐反射抑制的情况下,可使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咽喉部,引发呕吐反射,促使胃内尚未吸收的毒物排出。但如果患者已经出现抽搐、昏迷等症状,则不宜催吐,以免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 洗胃:一般在中毒后 4~6 小时内进行洗胃效果较好。常用的洗胃液有生理盐水、2% 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中毒禁用)、1:5000 高锰酸钾溶液(1605、1059、乐果等中毒禁用)等。洗胃时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洗胃过程中发生误吸。
- 导泻:洗胃后可给予硫酸钠或硫酸镁等泻药,促进肠道内毒物的排出。一般硫酸钠的用量为 15~30g,硫酸镁的用量为 25~30g,可溶于适量温开水中口服或经胃管注入。
- 对症治疗
- 控制惊厥:惊厥是中枢神经兴奋药中毒常见的严重症状,可使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药物进行控制。地西泮一般静脉注射,每次 5~10mg;苯巴比妥一般肌内注射,每次 0.1~0.2g。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因惊厥导致窒息。
- 维持呼吸功能:如果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衰竭,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可给予呼吸中枢兴奋剂,如尼可刹米、洛贝林等,但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加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 防治脑水肿:中毒可能导致脑水肿,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脱水治疗,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甘露醇一般快速静脉滴注,每次 250ml,呋塞米一般静脉注射,每次 20~40mg。
-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维持内环境稳定。
- 支持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外界刺激。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身体消耗,促进恢复。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变化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 血液净化:对于严重中毒患者,可考虑采用血液净化疗法,如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等,以清除血液中的毒物,减轻中毒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中枢神经兴奋药中毒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处理,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