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血肿的处理需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出血原因及伴随损伤综合判断,具体措施如下:
一、急救与监测
- 休克处理
- 保持患者平卧位,快速补液、输血维持血压,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尿量等),评估出血量及器官功能。
二、保守治疗
- 药物控制
- 止血:使用维生素K1、氨甲环酸等药物减少出血。
- 抗感染:开放性损伤或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氨基糖苷类)。
- 观察与支持
- 稳定型血肿(无活动性出血、血流动力学稳定)可卧床休息,定期复查影像学(CT/B超)。
- 疼痛管理:避免镇痛药掩盖病情,必要时使用镇痛泵。
三、手术治疗
- 手术适应症
- 血肿持续扩大、保守治疗无效、合并大血管/脏器损伤(如腹主动脉、胰腺、十二指肠破裂)。
- 骨盆骨折伴大出血,需结扎髂内动脉或血管栓塞。
- 手术方式
- 剖腹探查:切开后腹膜探查出血点,结扎血管或修补损伤器官。
- 纱布填塞:无法明确出血点时临时止血,术后4-7天逐步取出。
- 血管介入:通过栓塞术控制活动性出血。
四、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管理
- 护理要点
- 饮食清淡,避免便秘或剧烈活动。
- 定期翻身预防压疮,监测感染迹象(发热、血象升高)。
- 并发症处理
- 感染:加强抗生素使用,必要时清创引流。
- 血栓:下肢按摩或使用抗凝药物。
五、特殊类型处理
- 骨盆骨折相关血肿:优先止血,避免切开后腹膜(可能加重出血)。
- 肾周血肿:稳定型可保守治疗,出血不止时需肾动脉栓塞或手术。
总结
腹膜后血肿的处理需结合患者整体状况,轻症以保守治疗为主,重症或合并损伤需及时手术。建议尽早就医,通过影像学(CT/MRI)明确诊断,并由外科团队制定个体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