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心房颤动(Pediatric 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一种在儿童中相对少见但严重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它表现为心房的快速而不规则的电活动,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以下是小儿心房颤动的一些典型症状表现:
-
心悸:这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患儿感到心跳异常快且不规则,可能会感觉到心脏“扑通”或“跳跃”的感觉。
-
气促:孩子可能会表现出轻微活动后就出现呼吸急促、呼吸粗重的现象,这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有关。
-
胸闷:通常伴随气促出现,表现为进行低强度体力活动时即感到呼吸困难,并需要休息。
-
心律不规则:心率可能达到100~150次/分钟,而且脉搏次数较心率少,这是因为存在所谓的脉搏短绌现象,即部分心跳未能有效泵血至外周血管系统。
-
呼吸困难:严重情况下,孩子可能出现面色紫绀,即皮肤和黏膜呈现蓝紫色,提示缺氧状态。可以观察到三凹征阳性表现,即吸气时胸骨上方、锁骨上方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
其他症状:一些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仅在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有心房颤动。有的孩子可能会咳出粉红色泡沫痰,这通常是肺水肿的表现。晕厥、抽搐等也是可能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小儿心房颤动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另一些则可能表现出较为严重的症状如生长发育迟缓、活动量明显下降等。如果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那么他们的心房颤动可能还会伴随着先心病的相关症状,例如紫绀、乏力等。
对于疑似患有心房颤动的孩子,医生通常会通过心电图来确认诊断。心电图能够显示出P波消失,代之以快速而不规则的颤动波(f波),并且R-R间期绝对不整。一旦确诊为心房颤动,应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控制心室率、恢复正常窦性心律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上述信息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意见。如果您怀疑您的孩子可能患有心房颤动,请务必咨询专业的医疗机构并接受适当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