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声门下狭窄的处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症状选择个体化方案: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青霉素)用于控制呼吸道感染。
-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布地奈德)可减轻炎症和水肿,缓解呼吸困难。
-
非侵入性治疗
- 球囊扩张术:适用于轻度狭窄,通过机械扩张改善气道通畅。
- 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精准消融异常组织或重塑喉软骨结构,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声带良性病变或喉软化症。
- 声带注射肉毒素: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松弛声带肌肉,改善发声障碍。
-
手术治疗
- 气管切开术:紧急情况下建立气道通道,适用于重度呼吸困难或窒息风险患者。
- 喉气管重建术:采用自体软骨或支架扩大狭窄部位,纠正解剖结构,适用于中重度狭窄。
- 部分环气管切除术/气管吻合术:切除狭窄段后重建气道,用于严重瘢痕性或先天性环状软骨畸形。
-
术后管理
- 术后需配合鼻饲饮食、预防感染,并定期复查评估气道功能。
对于新生儿或复杂病例,多学科协作(如NICU、耳鼻喉科、麻醉科)可提高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