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治疗
- 早期理疗:对于疖、痈等局部红肿病灶,可采用热敷、超短波或红外线灯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 中药外敷:可敷贴金黄散、玉露散或鱼石脂软膏,辅助缓解症状。
二、药物治疗
- 抗生素:
- 脓肿形成前首选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扩散。
- 若效果不佳,需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 疗程通常为2-4周,需结合临床反应和实验室指标评估。
- 止痛药: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用于缓解局部疼痛。
三、手术治疗
- 脓肿切开引流:
- 脓肿形成后需及时切开引流,切口选择需根据感染部位调整(如痈作十字形切口,急性乳腺炎脓肿作放射状切口)。
- 清除脓液及失活组织,开放性或闭合式引流结合使用。
- 清创手术:
- 感染严重或存在坏死组织时,需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及感染源,必要时多次清创。
- 术后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感染复发。
四、支持性治疗
- 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力,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
- 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五、术后管理与随访
- 定期随访:评估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如窦道、胸壁缺损)。
- 胸壁重建:若感染导致胸壁结构破坏(如钢板移位、胸膜增厚),需手术清除异物并重建骨骼及软组织缺损。
注意事项
- 早期干预: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
- 个体化方案:需结合患者病史、过敏史及感染类型制定治疗计划。
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疼痛或伤口恶化,应立即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