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救与支持治疗
-
禁食与胃肠减压
立即禁食以减少肠道刺激,同时进行胃肠减压(通过胃管引出气体和液体),缓解腹胀、腹痛,防止肠道扩张或穿孔。 -
补充液体与纠正电解质紊乱
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补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需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氯化钾、氯化钠等电解质的补充。 -
抗感染治疗
选用广谱抗生素(如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甲硝唑等)控制肠道感染,具体需结合细菌培养结果调整。 -
对症治疗
- 腹痛:可短期使用山莨菪碱等解痉药缓解疼痛,避免使用吗啡等掩盖病情的强效止痛药。
- 发热:体温低于38.5℃时物理降温,超过38.5℃可口服布洛芬等退热药。
- 休克:快速补液(晶体液、胶体液),必要时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维持血压。
二、手术治疗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手术干预:
- 肠穿孔、大量出血或肠梗阻:需切除坏死肠段并行吻合术或造瘘术。
- 保守治疗无效:如反复出血、中毒性休克等。
三、后续治疗与护理
- 营养支持
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饮食(流食→半流食→软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 - 康复护理
保持休息,避免劳累;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肠镜等。
四、预防建议
- 饮食卫生:避免变质、未煮熟食物,尤其肉类和海鲜。
- 合理膳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全谷物)。
- 增强免疫: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
提示: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病情凶险,需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