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症状
- 发热:多为间歇性或弛张热,常伴畏寒、出汗,体温可达39℃以上。
- 肝脾肿大:肝脏因虫卵结节形成急剧肿大,质地柔软且有压痛;脾脏因毒素刺激充血肿大,触感明显。
- 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常见,大便稀溏或带黏液,偶有脓血便,类似慢性菌痢。
-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二、慢性期症状
- 无症状或轻微症状:部分患者无明显不适,仅体检时发现肝脾肿大。
- 持续性胃肠道反应:如反复腹泻、腹痛,可能伴随乏力、消瘦、贫血等。
三、晚期症状
- 肝硬化与腹水:肝脏萎缩、质地变硬,腹部膨隆如蛙腹,腹胀明显。
- 门脉高压表现:腹壁静脉怒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严重时可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 其他并发症:如肝性脑病、结肠肉芽肿(可能诱发肠癌)、侏儒症(儿童患者)等。
四、特殊表现
- 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症状。
- 实验室检查异常:急性期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可达90%),慢性期轻度增多,晚期可能减少;肝功能显示血清球蛋白增高,白蛋白降低。
若出现发热、肝脾肿大、持续腹泻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如粪便虫卵检测、肝功能试验等)。早期规范治疗(如吡喹酮)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