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期饮食(急性期)
- 流质/半流质食物:如肉松粥、汤面、馄饨、菜泥等,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 低渣饮食:选择低纤维蔬菜(如银耳、木耳、白萝卜),减少肠道刺激。
二、恢复期饮食
- 营养均衡的易消化食物:
- 主食:泡软的面包、软面条、切碎的嫩肉(鸡肉、鱼肉)、动物内脏等。
- 蛋白质:鸡蛋、牛奶(若无乳糖不耐受)、豆浆、豆腐脑等。
- 补充维生素:可饮用新鲜果汁(如苹果汁、胡萝卜水),避免酸性或寒凉水果(如西瓜、芒果、荔枝)。
三、禁忌食物
- 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大蒜、洋葱等易诱发肠道炎症。
- 高脂肪/高纤维食物:油炸食品、坚果、芹菜、韭菜等可能加重消化负担。
- 乳制品(部分情况):牛乳过敏或乳糖不耐受患儿需限制牛奶摄入。
- 酒精及调味料:避免白酒、啤酒、辣椒酱等刺激性调料。
四、其他注意事项
- 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食物需煮熟,餐具消毒。
- 少食多餐:减轻消化压力,避免暴饮暴食。
- 严重情况处理:若出现梗阻或穿孔,需禁食并遵医嘱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五、食谱示例
- 早餐:软烂面条+蒸蛋羹+苹果泥
- 午餐:鸡肉粥+胡萝卜泥+少量鱼肉
- 加餐:温牛奶(无乳糖不耐受)或豆浆
- 晚餐:南瓜泥+豆腐脑+煮熟的西兰花
提示:具体饮食需结合医生建议,根据患儿耐受性调整。若病情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