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饮食(受伤后1-2天)
- 禁食或少量流食
- 通常需禁食或仅摄入少量温开水、米汤(每日3-6次,每次50-100毫升)。
- 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为后续治疗预留空间。
二、恢复期饮食(受伤后3天至一周)
- 逐步增加流质/半流质食物
- 第三天可尝试米汤、鱼汤、鸡汤等易消化流食,每日3-8次。
- 一周后可过渡至肉末粥、蒸蛋、面条等半流质饮食。
- 营养补充重点
- 高蛋白:每日摄入鱼虾、畜禽肉类1.5两,搭配牛奶、鸡蛋补充优质蛋白。
- 补铁补血:选择红色瘦肉(牛肉、猪肉)、动物血、黑木耳等,搭配维生素C(橙子、西红柿)促进铁吸收。
- 维生素与膳食纤维:每日新鲜蔬菜1斤(深色蔬菜占半),水果1个,避免果汁替代。
三、康复期饮食(稳定后)
- 均衡膳食结构
- 主食:米饭、面食等碳水化合物占每日热量50%-60%。
- 脂肪:适量坚果、深海鱼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 加餐建议:可在三餐间添加藕粉、糕点等,避免暴饮暴食。
- 禁忌与注意事项
- 避免辛辣、油腻、咖啡因及酒精。
- 限制高磷食物(杏仁、全谷物)以防影响铁吸收。
- 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
四、特殊提示
- 少食多餐:每日5-6餐,减轻消化负担。
- 水分管理: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过冷/热刺激。
- 监测指标:关注血红蛋白、电解质水平,必要时遵医嘱补充营养制剂。
提示:以上食谱需结合个体恢复情况调整,具体实施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