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处理方法:
-
心脏骤停:
- 识别判断: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喊,观察其反应;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患者颈动脉处,感受颈动脉搏动,同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判断呼吸情况。若患者无反应、无呼吸或脉搏,可初步判断为心脏骤停。
- 呼救并获取AED:立即呼喊求助,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让人尽快获取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 胸外按压(CPR):将患者仰卧于坚实的平面上,施救者一手掌根部紧贴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掌根重叠于第一只手上,十指相扣,手臂伸直,用上身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频率至少100次/分钟。按压过程中尽量减少中断,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
- 开放气道:清理患者口腔异物,采用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即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抬起下颌。
- 人工呼吸:口对口呼吸或使用简易呼吸器进行人工呼吸,每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时间1秒以上。
-
心肺脑复苏:
- 基础生命支持(BLS):同心脏骤停时的初期处理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等,以维持患者基本的生命体征。
- 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早进行气管插管建立通气,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必要时进行除颤治疗,以恢复患者的自主心律。
- 延续生命支持(PLS):对于心肺复苏成功后的患者,应着重进行脑复苏的措施,如低温治疗、应用改善脑代谢的药物、控制颅内压等,以减轻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的处理需要争分夺秒、有条不紊地进行,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通过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措施和后续的专业治疗,可以为患者赢得生存的机会,提高复苏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