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性哮喘是由于食物过敏导致的哮喘发作,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糖皮质激素
- 作用机制: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哮喘症状。
- 常用药物:有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以及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口服或静脉用糖皮质激素。急性发作时,可能需要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来快速控制症状,如甲泼尼龙,一般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确定剂量和使用时间。
- β₂受体激动剂
- 作用机制: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上的 β₂受体,使气道平滑肌舒张,从而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 常用药物:短效 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通常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急救,能迅速缓解喘息症状。长效 β₂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一般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用于长期控制哮喘症状,可维持较长时间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 白三烯调节剂
- 作用机制:能抑制白三烯的生物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对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等有较好的疗效。
- 常用药物:孟鲁司特钠、扎鲁司特等,尤其适用于不能使用或不愿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或作为联合治疗药物。
- 抗组胺药
-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组胺与 H₁受体结合,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过敏反应。
- 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对伴有过敏性鼻炎等其他过敏症状的食物过敏性哮喘患者有一定帮助,可减轻过敏相关的鼻痒、流涕、眼痒等症状,辅助缓解哮喘症状。
- 肥大细胞稳定剂
- 作用机制: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从而预防哮喘发作。
- 常用药物:色甘酸钠,一般用于预防哮喘发作,如在已知可能接触过敏原前使用,对儿童哮喘患者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食物过敏性哮喘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严格避免食用引起过敏的食物,这是预防哮喘发作的关键措施。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也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