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中毒处理需根据中毒途径(吸入、误服、皮肤接触)采取针对性措施,具体流程如下:
一、紧急处理原则
- 脱离中毒环境
立即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腰带等束缚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 清除毒物
-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污染部位,眼睛接触时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 误服中毒:若意识清醒且未发生呕吐,可立即用温水或植物油(如橄榄油)漱口并催吐。
二、不同中毒途径的针对性处理
-
吸入性中毒
- 吸氧治疗:给予高流量氧气(面罩或鼻导管)以纠正缺氧,严重者需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
- 呼吸支持: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使用呼吸机辅助,并注射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
-
误服中毒
- 催吐与洗胃:
- 清醒者可刺激舌根催吐,随后口服温水反复洗胃至呕吐物清亮。
- 婴幼儿或昏迷者需谨慎,避免误吸引发肺炎,建议通过细胃管抽吸。
- 吸附与导泻:
- 洗胃后口服牛奶、蛋清或活性炭保护胃肠黏膜,再用硫酸镁导泻加速毒物排出。
- 催吐与洗胃:
-
皮肤接触
- 持续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出现红肿或皲裂,可涂抹3%硼酸溶液或尿素软膏。
三、医疗干预措施
-
药物治疗
- 血压下降时使用米多君等升压药,禁用肾上腺素以防心室颤动。
- 神经系统损伤可应用甲钴胺片、依达拉奉等神经保护剂。
- 合并肺炎时需抗生素治疗,精神症状选用镇静剂(如氯丙嗪)。
-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者立即进行胸外按压,避免使用肾上腺素类药物。
四、注意事项
- 误服后禁止进食或饮用含酒精饮品,以免加重症状。
- 密切观察24-48小时,警惕迟发性肺炎、脑水肿等并发症。
- 长期接触汽油者需穿戴防护装备并定期体检。
若中毒症状严重或处理无效,需立即就医,途中保持患者侧卧位以防呕吐物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