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局部症状观察
普通蚊虫叮咬通常表现为红肿、瘙痒,可能伴有疼痛或灼热感,且红肿范围较小(如硬币大小),数小时至两天内逐渐消退。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中毒风险:
- 红肿持续扩散:超过硬币大小,甚至蔓延至整个肢体;
- 疼痛加剧:从轻微瘙痒发展为剧烈疼痛,影响活动;
- 脓疱或渗出液:叮咬处出现黄色/白色脓疱或透明液体渗出,提示感染;
- 血管性水肿:如指尖肿胀明显,可能为严重过敏反应。
2. 全身症状警惕
若伴随以下全身反应,可能为中毒或严重过敏:
- 发热:体温超过38℃,伴寒战、乏力;
- 皮疹扩散:除叮咬处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红斑、风团等皮疹;
-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胸闷,提示呼吸道水肿;
- 头晕/恶心:严重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呕吐;
- 淋巴结肿大:如腋窝、颈部淋巴结按压疼痛。
3. 处理建议
- 轻度症状:用肥皂水清洗患处中和毒液,冰敷缓解瘙痒,避免抓挠;
- 严重症状:立即就医,可能需要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或抗感染治疗。
注意:若叮咬后2周内出现发热、关节痛等延迟症状,可能与疟疾、乙脑等疾病相关,需及时就诊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