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抗生素:针对肺部感染,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必要时采用吸入剂型(如妥布霉素雾化)以减少全身副作用。
- 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可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
- 黏液溶解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帮助稀释痰液,促进排痰。
- 胰酶替代剂:补充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改善消化功能,缓解脂肪泻和营养不良。
- 基因治疗药物:如鲁玛卡托/依伐卡托复方制剂,适用于特定基因突变(如F508del)的成年患者。
二、呼吸系统管理
- 气道廓清:通过体位引流、胸部物理治疗(拍背)或高频胸壁震荡促进分泌物排出。
- 氧疗与肺移植:严重呼吸衰竭时需长期吸氧;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
三、营养支持
- 高热量饮食:需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
- 电解质平衡:监测并纠正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尤其注意婴幼儿的低钠血症风险。
四、其他治疗
- 内分泌管理:糖尿病患儿需胰岛素治疗,男性不育者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 基因治疗研究:目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可能成为根治手段。
五、定期随访与评估
建议每8周复诊,监测肺功能(FEV1、FVC)、影像学(胸部CT)、营养指标及感染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囊性纤维化需终身管理,患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并注重预防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