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单克隆球蛋白病肾损害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个体化方案,核心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一、免疫抑制剂/化疗药物
- 环磷酰胺
- 通过抑制异常浆细胞增殖,减少单克隆球蛋白生成,改善肾脏损伤。
- 硼替佐米、来那度胺
- 新型靶向药物,可有效抑制浆细胞异常增殖,降低单克隆蛋白对肾脏的损害。
二、糖皮质激素
- 泼尼松、地塞米松
- 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缓解肾脏炎症反应,尤其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肾损害患者。
三、免疫调节剂
- 沙利度胺
- 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异常免疫反应,延缓疾病进展。
四、对症支持药物
- 利尿剂(如呋塞米)
- 用于减轻水肿症状。
- 沙坦类/普利类药物
- 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 碳酸氢钠、维生素D
-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改善骨代谢。
五、其他治疗
- 对于严重肾功能衰竭患者,需结合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 血浆置换可快速清除血液中异常球蛋白,短期缓解肾脏负担。
注意事项
- 治疗需严格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肾功能、免疫状态等调整药物剂量。
- 定期监测血清蛋白电泳、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评估疗效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