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药物治疗
- 免疫调节剂:常用硼替佐米(蛋白酶体抑制剂)、来那度胺(免疫调节剂)、环磷酰胺(烷化剂)等,可抑制异常浆细胞增殖,减少单克隆球蛋白产生。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适用于轻度至中度肾损害患者,需根据病情调整剂量。
2. 血浆置换
通过清除血液循环中的异常球蛋白,迅速缓解肾脏负担,尤其适用于高黏滞综合征或急性肾损伤患者。
3. 对症治疗
- 降压药物:如缬沙坦、厄贝沙坦(ACEI/ARB类)和硝苯地平(钙通道阻滞剂),可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
- 利尿剂:用于缓解水肿和高血压,如袢利尿剂和噻嗪类。
4. 透析治疗
严重肾衰竭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以清除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5. 其他支持治疗
- 预防感染: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降低感染风险。
- 营养支持:保证充足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 定期监测
需定期检查肾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及尿液分析,评估疾病进展并调整治疗方案。
提示: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年龄、并发症及肾功能状态综合制定,建议在肾内科和血液科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