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特性
肺心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气肿)引发的心脏病变,其核心病理改变是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功能不全。由于肺部结构损伤不可逆,心脏代偿性肥厚也无法完全恢复,因此无法达到根治效果。 -
治疗目标
治疗主要聚焦于:
- 控制感染和炎症(如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
- 改善呼吸功能(氧疗、无创通气)
- 减轻心脏负荷(利尿剂、强心剂)
- 预防并发症(如肺性脑病、心律失常)
- 不同阶段预后
- 早期干预:若在肺功能受损初期及时治疗原发病(如戒烟、规范用药),可延缓病情进展。
- 中晚期患者:需长期管理,通过药物和康复训练维持心肺功能,但可能出现反复急性加重。
- 终末期: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时,生存期显著缩短。
- 关键管理措施
- 严格戒烟并避免空气污染
- 定期接种流感/肺炎疫苗预防感染
- 适度进行呼吸操、散步等低强度运动
- 遵医嘱长期规范用药(如噻托溴铵、螺内酯)
综上,肺心病虽不可逆,但通过综合治疗和健康管理,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并延长生存期。建议定期随访肺功能及心脏超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