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的处理措施
一、一般处理
-
限制水分摄入
- 每日饮水量控制在500-800ml,以减轻水潴留、改善低钠血症。
- 无症状或血钠>120mmol/L的患儿可通过限水逐步恢复体液平衡。
-
纠正低钠血症
- 口服或静脉补充高浓度氯化钠溶液,逐步提升血钠水平。
- 严重低钠血症(血钠<120mmol/L)时,需静脉输注3%氯化钠溶液,但需缓慢纠正以避免脑损伤。
二、急性期对症处理
-
使用利尿剂
- 髓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可促进水分排出,提高血钠浓度;需注意监测电解质(如低钾血症)。
-
高渗盐水联合治疗
- 急性严重水中毒伴神经系统症状(抽搐、昏迷)时,需联合高渗盐水与利尿剂快速缓解症状。
三、针对原发病的治疗
-
感染控制
- 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可用阿莫西林、头孢类抗生素;病毒感染(如流感)需抗病毒治疗。
-
颅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疾病
- 轻症卧床观察,重症需手术修复或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
-
药物因素调整
- 停用诱发药物(如卡马西平),必要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替代药物。
四、药物治疗选择
-
激素调节药物
- 精氨酸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如托伐普坦)可拮抗抗利尿激素作用,促进排水利于血钠恢复。
- 慎用ADH分泌抑制剂(如去甲金霉素),因副作用较大。
-
盐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 配合速尿和氯化钠输注,用于提升血钠水平。
五、监测与长期管理
-
指标监测
- 定期检测血钠、尿量、体重及渗透压,避免血钠过快波动引发脑损伤。
-
营养与护理
- 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家属需配合控制患儿饮水量及用药。
六、特殊情况处理
- 遗传因素导致的患儿需进行基因检测及遗传咨询。
- 若合并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短期使用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
注:治疗方案需根据患儿病情个体化调整,所有药物使用应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