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 控制基础疾病:针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使用降压药(如培哚普利、氯沙坦钾)、降糖药、调脂药等。
- 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华法林等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或减少血栓发展。
- 溶栓治疗:对急性血栓形成患者,可使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
二、手术治疗
-
开放手术
- 搭桥术:如锁骨下动脉与颈总动脉搭桥术、双侧腋动脉搭桥术,适用于严重狭窄或闭塞患者。
- 血管内膜切除术:针对椎动脉狭窄合并脑缺血症状者。
-
介入治疗(首选)
-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通过微创方式扩张狭窄血管并植入支架,恢复血流,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多数患者。
-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仅扩张狭窄部位,适用于部分轻度病变。
三、对症处理与生活管理
- 限制活动:急性期避免患肢剧烈运动,防止脑缺血加重。
- 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控制体重。
- 血压监测:避免患侧手臂测量血压,关注双臂血压差异(>20mmHg需警惕)。
四、术后管理
- 长期用药:术后需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预防再狭窄。
- 定期复查:通过颈部血管超声、CTA等检查监测血管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紧急处理
若突发头晕、晕厥或上肢无力,立即平卧休息,抬高患肢,避免进一步脑缺血,并及时就医。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变程度、年龄及全身状况综合评估后制定。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避免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