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的风俗丰富多彩,融合了秦楚文化的特色,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观天象 :商洛人靠天吃饭,正月初一至初十,当地人要天天观察天气的好坏以定农事。这十天天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年中家禽、家畜及果菜的丰欠与否。
-
戏剧文化 :商洛被誉为“戏剧之乡”,拥有秦腔、花鼓、道情、二黄(汉剧)、豫剧等多种剧种。这些剧种不仅在商洛地区流行,而且有的剧目还获得了省级以上的创作一等奖,甚至有的搬上了银幕。
-
节日习俗 :商洛人一年中每个月都有节日庆祝。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阳节、中秋节等仍然遵循农历,但习俗与外地有所不同。例如,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可能会有当地特有的风俗和传统。
-
历史遗迹 :商洛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如仓颉造字的阳虚山,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婚嫁习俗 :商洛地区的婚嫁习俗既有秦楚互通的粗犷,又有南北交融的风韵。镇安民间婚嫁习俗尤为讲究,融合了南北方的风俗习惯。
-
生辰习俗 :商洛人对生辰甚为重视,婴儿有看三天、过十天、过满月、过百天、过周岁等习俗。中年人讲究过三十六、四十九,俗称“门槛子”。老年人则讲究过六十大寿、七十大寿等。
-
节日食品 :商洛人在节日中有多种食品,如春节期间的年饭、元宵节的元霄、清明节的祭祖食品、端阳节的粽子、六月节的冷食等。
-
生活习俗 :商洛人生活上长期满足于食饱腹、衣遮体的水平,流传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也重义气,恤就邻,严家教,乐耕读”等传统美德。
-
待客习俗 :商洛人热情好客,客人上门,烟茶相待,招待客人的肉是最陈的腊肉。
-
互助友爱 :商洛人长期在山上“刀耕火种”,习惯开荒,有“一年不开荒,喝的稀糊汤”之说。他们自发组织互助班子,养成亲邻相帮、团结互助的习惯。
这些风俗反映了商洛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