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劳动关系的定义: 事实劳动关系是指无书面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合同形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以及口头协议达成的劳动雇佣关系。事实劳动关系的确认需存在雇佣劳动的事实存在。
事实劳动关系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没有书面合同形式,通过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
应签而未签订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后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而形成的劳动关系。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以前签订过劳动合同,但是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继续在本单位工作却没有与其及时续订劳动合同而形成的事实延续的劳动关系。
-
以其他合同形式代替劳动合同,即在其它合同中规定了劳动者的权力、义务条款,比如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兼并合同中规定了职工的使用、安置和待遇等问题,这就有了作为事实劳动关系存在的依据。
-
劳动合同构成要件或者相关条款缺乏或者违法,事实上成为无效合同,但是双方依照这一合同规定已经建立的劳动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
-
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应为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劳动者应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
-
劳动行为:劳动者实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付出一定体力或脑力劳动,且该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
-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支付方式可以多样,如现金、银行转账等,支付周期也有不同规定,常见的有按月支付。
-
劳动管理: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包括制定规章制度并要求劳动者遵守,对劳动者进行考勤、考核等。
-
劳动持续时间:一般来说,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持续、稳定地提供劳动,而非临时性、偶尔性的劳务关系。
事实劳动关系的认定证据:
- 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如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等。
- 用人单位发放的证明身份证件:如工作证、服务证等。
- 招工招聘记录:如登记表、报名表等。
- 考勤记录。
- 其他劳动者的证言。
- 规章制度适用证据。
- 劳动者提供劳动内容的业务记录。
这些证据可以帮助确认事实劳动关系的存在,从而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