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心室率的快慢、血流动力学状况以及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 生活习惯调整:保持良好的工作和休息习惯,避免情绪兴奋和经常熬夜,注意避免疲劳,戒烟、限酒,不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药物治疗
- 普罗帕酮(心律平):为首选药物,房速终止的成功率为40%一60%。剂量为1.5mg/kg静脉注射,通常在5~7min内注射完毕。如果10min后无效可再重复第2剂量,总量不超过350mg。
- 维拉帕米(异搏定):对成人心功能正常的患者首次剂量为5mg或0.15mg/kg,缓慢静脉推注(时间为10min),10~20min未复律者可重复5mg,总量不超过15mg。
- 三磷腺苷(ATP)或腺苷(adenosine):快速静脉注射对部分右心房房速有效,尤其是起源于界嵴和间隔部的局灶性房速。
- 其他药物:如胺碘酮、氟卡尼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具体使用需根据患者情况和医生建议。
导管消融术
- 射频消融: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方法,通过导管将微波能量或冷冻技术导入心脏内部,消除异常电信号源头,成功率在90%以上。
电复律
- 心电复律:通过给予一次特定强度的电刺激来终止快速心律失常,通常由医生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其他治疗
- 食管心房调搏(TEAP):用于急诊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能及时终止其发作。
- 心脏起搏器:对药物和射频消融均无效者可考虑安放心脏起搏器。
治疗原则
- 针对病因治疗:如洋地黄中毒引起的房性心动过速,应立即停用洋地黄,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 根据病情选择治疗策略:对于心室率不太快,同时无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来说,大多不必紧急处理。
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定期监测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