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栓子来源
长骨骨折(尤其是股骨、胫骨)或严重创伤时,骨髓腔内的脂肪滴因骨髓压力升高或手术操作(如髓内针固定)进入破裂的静脉系统。脂肪代谢紊乱、减压病等也可能导致脂肪栓子形成。 -
机械性阻塞
脂肪滴随血流进入肺循环后,因体积较大无法通过毛细血管,直接阻塞肺血管床,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负荷增加。若栓子进一步进入体循环,可能引发脑、肾等器官栓塞。 -
化学性损伤
脂肪栓子释放游离脂肪酸,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脂酶,导致血管炎症反应和通透性增加,引发肺水肿、出血及纤维蛋白沉积。创伤后应激反应促使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加重脂质代谢紊乱和微循环障碍。 -
病理结果
肺部表现为"暴风雪样"阴影(X线特征),临床出现呼吸窘迫、低氧血症;神经系统因脑缺氧出现意识障碍、抽搐;皮肤则因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瘀点。严重时可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该综合征80%在伤后48小时内发病,死亡率与创伤严重程度正相关。早期识别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