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蜈蚣咬伤后若已挠破皮,需按以下步骤处理,结合伤口清洁、抗感染和中毒症状控制:
一、紧急处理伤口
- 立即冲洗
- 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蜈蚣毒液呈酸性,肥皂水等碱性液体可中和毒素。
- 若野外条件有限,可用矿泉水或随身携带的酒精棉片初步清洁。
- 消毒防感染
- 用碘伏或75%酒精对伤口及周围皮肤消毒,避免进一步感染。
- 若伤口已破溃,避免挤压,防止毒液扩散。
二、缓解症状措施
- 冷敷止痛
-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伤口周围,每次10-15分钟,间隔2-3小时重复,可减轻红肿和疼痛。
- 药物处理
- 局部用药: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抗过敏)、百多邦软膏(防感染)或南通蛇药片糊剂(解毒)。
- 口服药物:若瘙痒明显,可服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疼痛剧烈可短期用布洛芬缓解。
三、特殊情况处理
- 就医指征
-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伤口迅速肿胀、发黑或化脓;
✅ 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
✅ 儿童、孕妇或过敏体质者被咬伤。
-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医院治疗方案
- 医生可能采用普鲁卡因封闭、糖皮质激素注射(如地塞米松)或静脉补液抗休克治疗。
四、日常防护建议
- 踏青时穿长裤、高帮鞋,避免在潮湿草丛或石块附近久留。
- 若家中潮湿,可撒生石灰驱虫,保持环境干燥。
注意:避免用嘴吸吮毒液、自行切开伤口或迷信偏方(如鸡唾液),可能加重感染或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