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亏损还能摘帽的原因分析
判定业绩的方式特殊
业绩亏损但还能摘帽,可能是计算业绩的方式导致的。有的公司虽然整体呈现亏损状态,不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主业是盈利的,而摘帽的年度业绩是按主业来衡量的。例如19年的中科云网亏损是因为非经常性损益,减去这部分后主业业绩赢利,所以其申请摘帽有法规支持。
满足综合条件
ST股票摘帽并非仅取决于业绩是否亏损,而是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只要满足一定条件,即便业绩亏损也有机会摘帽。具体条件如下:
财务状况与指标层面
- 财务状况改善:公司虽然可能当前业绩亏损,但在其他财务方面有积极变化,如通过资产重组改善了财务状况,出售不良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使得公司整体财务风险降低。像ST全筑得益于上年度完成司法重整,经营状况和财务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尽管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但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大幅收窄,持续经营能力明显恢复,从而申请“脱帽”。
- 其他财务指标达标:除了净利润和营收,公司还需满足其他财务健康指标,如资产负债率、现金流等方面的要求。即使业绩亏损,但在这些指标上表现良好,也有助于满足摘帽条件。
合规与治理层面
- 信息披露合规:公司需要确保信息披露的合规性,不存在重大违规行为。规范的信息披露是公司符合监管要求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公司申请摘帽。
- 治理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符合监管要求,不存在重大的治理问题,内部控制有效。健全的治理结构能保障公司的稳定运营,是摘帽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监管与经营层面
- 监管机构认可:公司的经营改善情况获得了监管机构的认可和批准。即便业绩亏损,但如果公司能证明自身经营状况在持续向好,未来有较大的盈利潜力,监管机构可能会批准其摘帽申请。
- 经营趋势向好:从经营趋势来看,公司的业绩有明显的好转迹象。例如ST全筑从季度数据看,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环比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且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表示有望下半年回到盈亏平衡点以上,这种经营状况的向好趋势也是其申请摘帽的重要依据。
符合新规要求
根据最新的退市和ST规则,ST股票摘帽在净利润和营收方面有新要求: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正值,营收达到一定标准(双创板为1亿以上,主板为3亿以上)。只要符合这些条件,即便之前有业绩亏损情况,也可申请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