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处理需结合个体病情,综合采用以下方案:
一、药物治疗
-
糖皮质激素
- 首选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初始治疗周期需1年至1年半,部分患者需延长至12-16周才能起效。
- 对激素依赖或抵抗者,可联用环磷酰胺(静脉冲击或口服)或他克莫司(FK506)增强疗效。
-
免疫抑制剂
- 环孢素(3-5mg/kg/天)适用于激素疗效欠佳者,但需监测肾毒性。
- 其他可选药物包括吗替麦考酚酯、雷公藤多苷片等。
二、支持性治疗
- ACEI/ARB类药物(如贝钠普利、氯沙坦)
- 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
- 利尿剂(如呋塞米)
- 用于控制水肿,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 抗凝与调脂治疗
- 针对高凝状态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同时调节血脂以降低心血管风险。
三、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 低蛋白饮食:选择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每日摄入量控制在0.8g/kg以内。
- 限盐限脂:避免高盐、高脂食物,减轻肾脏负担。
- 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四、手术治疗
- 肾移植:适用于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患者,术后需长期免疫抑制治疗。
五、其他治疗
- 血浆置换或蛋白吸附疗法:用于循环免疫因子升高的重症患者,可暂时缓解蛋白尿。
六、预后与随访
- 早期治疗可延缓肾功能恶化,但部分患者仍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
- 需定期监测血肌酐、尿蛋白及药物副作用(如环孢素肾毒性、激素相关代谢异常)。
注:治疗方案需在正规医院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避免使用偏方或未经证实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