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发作期处理
- 保持安全:立即将患儿置于柔软平坦处,远离尖锐物品,避免碰撞受伤。
- 调整体位:侧卧或平躺时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
- 避免刺激:不可按压肢体、摇晃患儿或强行喂食,以免造成骨折或二次伤害。
- 紧急就医:立即拨打120,发作期间避免自行用药或针刺穴位。
二、长期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
- 一线药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可有效控制痉挛发作。
- 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左乙拉西坦等,常与激素联用增强疗效。
- 维生素B6:针对吡哆醇依赖症患儿,可作为首选治疗。
-
生酮饮食
- 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适用于药物难治性病例,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执行。
-
手术治疗
- 若存在明确致痫灶(如脑发育畸形),可考虑切除性手术;广泛放电者可采用胼胝体切开术等姑息手术。
三、康复与预后
- 早期干预:确诊后尽早开始抗癫痫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部分患儿可达正常发育水平。
- 功能训练:包括运动、认知、语言等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 定期复查:监测脑电图、发育指标及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 病因筛查:约200多种疾病可引发婴儿痉挛症,需通过基因检测、影像学等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 家长支持:保持耐心,避免焦虑,积极参与患儿护理与康复训练。
提示:婴儿痉挛症需早诊早治,延误可能遗留智力障碍、脑瘫等后遗症。若发现婴儿频繁出现“点头哈腰”等异常动作,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