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链球菌群感染的处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综合措施,具体如下:
一、药物治疗
-
首选抗生素
- 青霉素类:如青霉素V钾片、苄星青霉素,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杀灭链球菌,疗程通常为10天。
- 过敏替代方案:可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类)。
- 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如头孢拉定)或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克洛)适用于轻中度感染。
-
重症感染
- 侵袭性感染(如中毒性休克)需静脉注射大剂量青霉素,必要时联用甲泼尼龙减轻毒血症。
- 中毒性休克者需补液、升压及输注氯化钠注射液维持电解质平衡。
二、对症处理
-
退热止痛
- 发热超过38.5℃时,可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症状。
- 咽痛明显者可含服咽喉含片或盐水漱口。
-
局部处理
- 皮肤化脓性感染(如脓肿)需切开引流,减少毒素吸收。
- 保持创面清洁,使用碘伏消毒并包扎。
三、护理与隔离措施
-
隔离防护
- 发病48小时内避免密切接触他人,儿童需隔离至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且症状缓解。
- 患者用品(如餐具、衣物)需单独消毒。
-
环境与生活护理
-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加湿器缓解咽部干燥。
- 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主,多饮水维持电解质平衡。
四、预防与复查
-
预防并发症
- 规范用药以降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风险;既往风湿热患者需长期预防性使用苄星青霉素。
- 密切监测体温、呼吸等,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立即就医。
-
定期复查
- 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尿常规及咽拭子培养,确保感染清除。
- 高风险人群(如幼托机构工作人员)需定期筛查带菌状态。
注意:具体用药需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青霉素类药物使用前需明确过敏史,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立即停药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