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需综合运用抗结核药物、降颅压治疗、激素干预及必要的手术处理,具体方案如下:
一、抗结核药物治疗
- 联合用药方案
首选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联合治疗,疗程需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病情危重时,早期可采用静脉给药强化治疗。 - 鞘内注射强化治疗
对重症患者(如颅内压显著升高或并发脑疝),可采用“静脉+鞘内双通道治疗”,通过腰椎穿刺将异烟肼、地塞米松等药物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
二、降低颅内压及对症处理
- 脱水降颅压
- 首选甘露醇加压静脉滴注,每6-8小时一次,必要时联合呋塞米等利尿剂。
- 配合体位调节(如抬高床头)及精准输液管理,避免加重脑水肿。
- 糖皮质激素应用
使用地塞米松或泼尼松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水肿,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和疗程。
三、支持治疗与护理
- 一般护理
- 严格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情绪激动或用力咳嗽导致颅压升高。
- 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 并发症预防
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压疮、肺部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昏迷患者需鼻饲喂养。
四、手术治疗
对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脑积水、脑膜肥厚等并发症者,需行脑室引流术等手术干预以缓解颅高压。
五、注意事项
- 家庭防控:患者家属需进行结核筛查,避免交叉感染。
- 随访与监测:定期复查脑脊液、肝肾功能等指标,警惕药物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听力下降)。
(注:治疗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动态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