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的早期症状可以包括以下几种表现:
1. 一般呕吐
- 症状:呕吐前常有恶心,可吐出一两口,或连续呕吐数口。
- 可能原因:多见于胃肠道感染性疾病、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不少呼吸道感染患儿,如咽炎、气管炎或肺炎患儿,也可因剧烈咳嗽引发呕吐。
2. 喷射性呕吐
- 症状:往往呕吐前无任何感觉,食道或胃部的食物突然喷射状自鼻腔或口腔大量喷涌而出。
- 可能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婴儿吃奶时吞入大量空气;胃肠道先天畸形(胃扭转、胃幽门梗阻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脑炎、脑膜炎,或因颅内出血或颅内肿物呈现颅内高压状态时会发生这种呕吐。
3. 溢乳(漾奶)
- 症状:多见于出生后6个月内的小婴儿,常见的是吃奶后从口角溢出少许奶汁。
- 可能原因:小婴儿的胃与成人不同,呈水平位置,而且胃部肌肉发育不完善,食管等胃部连接处的贲门比较松弛,吃奶过多或咽下大量空气时,就会出现溢奶。
4. 反刍现象
- 症状:是与呕吐相似的病态,较少见。多在出生后6个月后发病,患儿生长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小儿,常呈重度营养不良。
5. 伴随症状
- 腹部不适或腹痛:当孩子出现肠梗阻时,由于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当气体和液体积聚时,就会产生腹胀和腹痛的现象。当疼痛加剧时,可能诱发恶心和呕吐反射。
- 食欲减退:若小孩患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炎症因子刺激胃黏膜会导致其敏感性增强,从而影响食欲中枢的功能,使患儿食欲减退。
- 腹泻:轮状病毒感染会引起肠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电解质失衡和渗透压改变,进而引发腹泻。
- 体重下降:若小孩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由于毒素刺激,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进而引起食欲减退,长期如此会造成体重减轻。
如果孩子出现呕吐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病因并接受适当治疗。在家护理时,可以先禁食水1-2小时,待症状缓解后,尝试清淡饮食,如米汤、粥、疙瘩汤等。如果呕吐频繁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发热、腹痛、精神萎靡等,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