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主要影响2岁以下婴幼儿的下呼吸道感染,尤其在6个月以下婴儿中更为常见。这种疾病通常由病毒引起,最常见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但也可能涉及其他病毒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当谈到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晚期症状时,这些症状往往反映了疾病的进展和严重程度。以下是几个典型的晚期症状:
-
持续性干咳和喘息: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可能会经历持续性的干咳,并伴有明显的喘息。咳嗽与喘憋同时发生是该病的特点之一,且这些症状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
呼吸困难:这是晚期的一个关键特征,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浅快,有时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100次以上。还可能出现呼气性喘鸣音,这表明气道阻塞已经变得相当严重。
-
三凹征:在严重的病例中,可以看到胸骨上窝、肋间隙以及剑突下部位在吸气时出现凹陷,医学上称为“三凹征”,这是呼吸极度困难的表现。
-
发绀: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低氧血症,即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过低,进而引发口唇及指甲床出现蓝紫色变化,即所谓的发绀现象。
-
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由于快速呼吸导致水分丢失增加,加上液体摄入不足,部分患儿可能发生脱水。过度换气也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以试图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
-
心力衰竭:虽然现在较少见,但在极重的情况下,尤其是当并发有心脏问题或其他健康状况不佳的孩子中,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支持疗法(如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必要时给予氧气治疗或机械通气支持。针对可能存在的细菌继发感染,也会考虑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况,一旦发现上述任何晚期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以便尽早开始适当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措施,比如避免接触感冒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等,有助于降低患病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