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以前称为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通常发生在老年患者或2型糖尿病患者中。这种病症的特点是极度的高血糖、血浆渗透压升高、脱水以及可能伴随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HHS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前驱期和发展期,在进入昏迷之前可能会有一段较为明显的前兆期。
前驱期的症状
在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进入昏迷之前的这段时期被称为前驱期。这一阶段可以从数天到数周不等,半数患者没有糖尿病史,多数有肾脏功能下降的病史。由于劳累、饮食控制放松以及感染机会增多,尤其是冬季发病率较高。患者发病较慢,发病前数天常有糖尿病症状加重的表现,如烦渴、多饮、多尿、无力、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并伴有反应迟钝和表情淡漠。
逐渐加重的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症状会逐渐加重。这些症状主要与严重的失水有关,包括但不限于:
- 脱水:患者会出现体重明显下降,皮肤干燥少汗,弹性下降,眼球凹陷,舌体干且可能出现纵行裂纹等症状。
- 循环衰竭:严重时可出现脉搏细而快,脉压缩小,卧位时颈静脉充盈不全,立位时出现低血压,甚至四肢厥冷、发绀呈休克状态。有时因严重脱水导致少尿或无尿。
- 神志及局灶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约半数患者会有意识障碍,大约三分之一处于昏迷状态。除了感觉神经受抑制外,运动神经也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脑卒中、不同程度的偏瘫、全身性和局灶性运动神经发作性表现(如失语、偏瘫、眼球震颤和斜视)、癫痫发作等。还可能出现幻觉、胡言乱语、躁动不安等精神症状,有时体温上升达到40℃以上,可能是中枢性高热或者是各种感染所致。
高危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诱发HHS的因素很多,包括应激状态(如感染、创伤、手术等)、水摄入不足、水丢失增加(如发热、呕吐、腹泻等)、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等。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口渴中枢敏感性的下降,容易发生水摄入不足的情况,这进一步增加了发生HHS的风险。
为了预防HHS的发生,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控制血糖水平,并在出现脱水症状时及时补充水分。同时,加强血糖监测和管理,积极预防感染等诱因,以降低HHS的发生风险。一旦怀疑有这种情况,应立即就医,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的前兆主要包括一系列逐渐加重的糖尿病症状和脱水症状,伴随着可能的神经系统异常。早期识别这些前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于避免病情恶化至关重要。如果发现上述任何症状,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