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的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
感觉障碍
-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这是最主要的表现,常以一侧或双侧上肢、肩部、胸部开始,呈节段性分布。患者可能会出现痛温觉减退或消失,而深感觉(如位置觉、震动觉)相对保留。例如,患者可能会对热水和冷水的刺激没有正常的感觉,但能感知到物体的触摸、压力和震动。
- 自发性疼痛:部分患者在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的区域可能会出现自发性疼痛,表现为持续性或阵发性的灼痛、刺痛、酸痛等,可能是由于脊髓内神经细胞受损或胶质增生引起的异常放电所致。
-
运动障碍
- 肌肉萎缩和无力:手部小肌肉的萎缩和无力是常见的早期症状,尤其是手部的小肌肉,如骨间肌、鱼际肌等,可能导致手指的运动不灵活、精细动作困难,如系纽扣、拿筷子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前臂、上臂甚至肩胛带的肌肉也可能受到影响,出现肌肉萎缩和无力。
- 行走不稳、步态异常:当脊髓空洞累及脊髓丘脑束时,可出现病变平面以下的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导致站立不稳、步态异常、行走困难等。
- 痉挛性瘫痪: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等。
-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 皮肤营养障碍:包括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指甲粗糙等,这些症状是由于脊髓空洞影响了交感神经的功能,导致皮肤的营养供应不足。
- 大小便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失禁、尿频、尿急等症状,以及便秘、大便失禁等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
-
其他症状
- 延髓损害症状:如果脊髓空洞向上发展至延髓,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
- 关节磨损和畸形:长期的肌肉萎缩和关节活动受限可能导致关节磨损和畸形,影响患者的肢体功能。
- 霍纳综合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霍纳综合征,表现为同侧眼裂变小、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
总的来说,脊髓空洞症的表现复杂多样,且症状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