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伤口处理
被咬后需立即用流动清水或肥皂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同时挤压伤口周围排出污血,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消毒,若伤口较深可用双氧水进一步清洁,避免包扎以保持开放状态。
就医及疫苗接种
完成初步处理后,需在24小时内就医评估伤口情况。根据伤口深度和污染程度,可能需注射破伤风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由于老鼠可能携带出血热病毒,建议接种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若当地存在鼠疫风险,还需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相应疫苗。关于狂犬疫苗,目前医学指南认为啮齿类动物传播风险极低,通常无需接种,但若无法排除其他动物接触史(如老鼠被狗咬过),可遵医嘱决定。
感染症状监测
被咬后1周内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出现发热、头痛、皮肤瘀斑、腰痛或尿量异常(先少后多)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鼠传疾病。若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严重反应,应紧急送医进行抗休克治疗。
后续防护建议
扫墓时避免直接接触草丛、灌木丛等鼠类栖息地,穿戴长袖衣裤及高帮鞋袜。若发现鼠洞或活动痕迹,可用工具清理而非徒手操作。居家环境需封堵孔洞,及时灭鼠并妥善处理食物垃圾,减少鼠类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