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处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症状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具体措施如下:
一、定期监测与随访
-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
- 通过定期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和心脏结构变化,随访频率根据病情进展调整。
- 监测重点包括左心室大小、射血分数及主动脉根部扩张程度。
二、药物治疗
- 症状控制与延缓进展
- 使用血管扩张剂(如硝普钠、硝酸酯类)降低心脏后负荷,改善心功能。
- 利尿剂缓解水肿和心脏负担,强心药物(如洋地黄类)增强心肌收缩力。
- ACEI/ARB类药物用于改善心室重构,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律失常。
- 合并高血压者需规范降压治疗,梅毒性主动脉炎需使用青霉素抗感染。
三、手术治疗
- 手术指征
- 适用于有症状的重度关闭不全、左心室功能进行性下降或主动脉根部显著扩张者。
- 手术方式
- 主动脉瓣置换术:植入机械瓣或生物瓣,适用于瓣膜严重损毁且无法修复者。
- 主动脉瓣修复术:保留自身瓣膜结构,适用于瓣膜病变较轻或年轻患者。
- 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如Bentall手术):适用于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或夹层的患者。
四、介入治疗
-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 适用于高龄、开胸手术高风险患者,通过微创方式植入人工瓣膜。
五、生活方式与基础管理
- 日常调整
- 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 戒烟限酒,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减少心脏负担。
- 并发症管理
- 积极处理心力衰竭(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心律失常(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电复律)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抗生素)。
六、治疗选择原则
- 轻度/无症状:以监测和药物控制为主,延缓手术时机。
- 中重度/有症状:尽早评估手术或介入治疗,避免不可逆心功能损害。
注:治疗方案需结合患者年龄、合并症及瓣膜病变类型综合决策,术后仍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