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一种严重代谢并发症,需采取以下综合处理措施:
一、紧急处理原则
-
立即就医与监护
- 建立静脉通路,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等指标。
- 实施氧疗(鼻导管/面罩吸氧或机械通气),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
快速评估病因
- 排查诱因:如双胍类药物(尤其是苯乙双胍)、感染、休克、肝肾衰竭等。
二、核心治疗措施
-
补液扩容
- 首选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氯化钠溶液静脉输注,纠正血容量不足及组织低灌注。
- 避免使用含乳酸的液体(如林格氏液)。
-
纠正酸中毒
- 轻中度酸中毒:以改善循环和代谢为主,慎用碱性药物。
- 重度酸中毒(pH<7.1):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剂量根据公式计算:
需补5%碳酸氢钠(ml) = (目标HCO₃⁻ - 实测HCO₃⁻) × 体重(kg) × 0.5
。 - 注意防止过度补碱导致低钾血症或代谢性碱中毒。
-
胰岛素治疗
- 持续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0.1 U/kg/h),控制血糖至8-10 mmol/L,减少乳酸生成。
- 血糖≤13.9 mmol/L时,需补充5%-10%葡萄糖溶液以避免低血糖。
-
去除诱因
- 停用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乙醇等可疑药物。
- 积极控制感染(根据病原学选择抗生素),纠正休克或器官衰竭。
三、支持治疗
-
血液净化
- 严重病例(如合并肾功能衰竭或药物中毒)可采用血液透析,快速清除乳酸及毒性物质。
-
电解质管理
- 动态监测血钾,及时补钾(尤其补碱后易出现低钾血症)。
-
营养支持
- 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保证热量及蛋白质摄入。
四、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强烈缩血管药物,以防加重组织缺血。
- 治疗过程中每2小时复查血气分析和电解质,调整治疗方案。
- 长期预防需优化降糖方案(如改用胰岛素或SGLT-2抑制剂),定期监测肝肾功能。
以上方案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强调多学科协作(内分泌科、重症医学科等)以提高救治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