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北郊清源山得名
泉州名称的由来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主要源于其北郊的清源山。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名称来源
- 自然地理特征
泉州主山为北郊的清源山,因山上有乳白泉水从石窍中清冽流出而得名“清源”,亦称“泉山”。该山是泉州最早名称“泉州”的地理依据。
- 历史演变
-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设置丰州,治所位于今福州,此时“泉州”作为州名首次出现。
-
唐朝景云二年(711年),因行政区划调整,将福州改为泉州,治所迁移至今福建泉州市,闽南地区开始使用“泉州”名称。
二、名称与城市发展的关联
泉州自唐代建制后,凭借丰富的泉水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渐发展为重要港口城市。其名称不仅反映了自然地理特征,也承载了城市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三、名称争议与扩展
-
历史范围差异 :隋朝时的“泉州”治所位于今福州,与闽南泉州存在地理范围差异。
-
行政区划调整 :北宋时期,泉州辖区扩大至今福建晋江、木兰溪流域,名称仍沿用。
综上,泉州得名于北郊清源山的泉水,后因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发展,成为福建重要的历史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