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的危害较大,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
一、生理性危害
- 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患者每日排尿量可达数升至数十升,易导致脱水,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等症状。大量排尿还会引起钠、钾等电解质失衡,引发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 肾脏及泌尿系统损害
长期高尿量会增加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损伤或衰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肾积水、输尿管积水,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 - 心血管系统影响
脱水引发的血液浓缩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导致血压波动(如低血压或高血压)。
二、生活质量与心理危害
- 日常活动受限
频繁排尿和饮水需求会干扰睡眠、工作及社交活动,甚至限制行动范围。 -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症状困扰易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三、致命风险
若未及时治疗,严重脱水可能引发循环衰竭、心律失常(如室颤),极端情况下可致死。
四、并发症风险
包括泌尿系统感染、结石、高钠血症或低钠血症等,进一步加剧健康风险。
综上,尿崩症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均存在显著危害,需通过药物替代治疗、补液及病因管理进行干预,以减少并发症风险。